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玻璃钢船艇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设计水平和建造质量不断提高,建造工艺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标准规范的制定方面也迈开了步伐。日前,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的2017全国玻璃钢/复合材料船艇制造关键技术材料应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玻璃钢渔船是中小型渔船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玻璃钢渔船在取代木质渔船方面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玻璃钢渔船建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抓住国家推进该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大力推广玻璃钢船渔船建造技术,进一步提高玻璃钢渔船的设计水平,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玻璃钢渔船的工艺技术标准体系,真正实现我国渔船的换代升级。
与木质、钢质渔船相比,玻璃钢渔船具有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等特点;与此同时,我国玻璃钢渔船数量仅占渔船总量的2%,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是渔业大国,目前拥有各类渔船104万艘,渔船拥有量居世界首位其中,90%以上为木质渔船,油耗大、适航性差,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修理频次高、节能环保性差。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姚立民介绍说,“老旧渔船多、木质渔船多、小型渔船多”是目前我国渔船状况的真实写照,提升以渔船为代表的渔业装备水平是我国渔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木质、钢质渔船相比,玻璃钢渔船具有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特点。玻璃钢渔船强度大,质量轻,不会像木船和钢船那样容易被腐蚀。从技术上讲,与钢船和铝合金船相比,玻璃钢渔船成型更加灵活。从经济性上讲,玻璃钢渔船载重量大,虽然船价较同级别钢船贵10%~20%,但是维护保养费用低15%,比木船更是低25%~30%。由于热传导比较低,隔热性好,在保持海产品新鲜度方面,玻璃钢渔船需要装载的冰块数量更少。
因为有一系列钢质、木质渔船不具备的优势,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玻璃钢渔船发展十分迅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渔船均已实现玻璃钢化,一些发展中国家近几年也在推广玻璃钢渔船,玻璃钢渔船俨然已成为世界中小型渔船产业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玻璃钢渔船的数量仅占渔船总量的2%,与发达国家渔船85%~90%的玻璃钢化率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钱忠敏表示,这也意味着未来我国发展玻璃钢渔船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大力发展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和保护森林资源优势的玻璃钢渔船,将绝大部分木质渔船升级为玻璃钢渔船,也是我国渔船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不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将产生显着的社会效益。
在玻璃钢渔船建造、设计能力的提高以及技术法规、标准体系的完善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我国已经完全具备设计与建造各种作业方式中小型玻璃钢渔船的技术能力。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玻璃钢渔船建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玻璃钢渔船产业技术发展联盟顾问陈欣介绍,目前,我国有玻璃钢船艇生产企业350家左右,从业人员5万余人,这为我国渔船玻璃钢化奠定了建造方面的基础。规模较大的玻璃钢船艇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和广东省。其中,山东省目前有玻璃钢渔船制造企业近10家,年产渔船近千艘,不仅建造的玻璃钢渔船类型多,而且有大量玻璃钢渔船用于出口,是国内建造玻璃钢渔船的重点省份。
从玻璃钢渔船设计方面来看,我国除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珠海琛龙玻璃钢船艇有限公司、福建鸿业船艇有限公司等玻璃钢渔船建造企业具备较强设计能力外,还有上海宏洋船舶设计院、烟台赛格船舶设计院、宁波梅山玻璃钢渔船设计研究院等3家专职玻璃钢渔船设计单位。陈欣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完全具备设计与建造各种作业方式中小型玻璃钢渔船的技术能力。
在玻璃钢渔船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方面,随着我国对海洋渔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以及低碳渔业的发展、节能减排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出台了《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02)》以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渔船建造规范》(2008版)两部规范或规则,并且已正式发布13项玻璃钢渔船设计标准,为我国玻璃钢渔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玻璃钢渔船产品质量和科技研发方面均逊色不少,而且缺乏相关的高技能人才和专业设计、管理人才。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在玻璃钢渔船设计、建造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美国、日本、韩国等渔业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玻璃钢渔船数量上还是在技术工艺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设计、建造综合能力方面,差距较大。由于科技研发投入不足,我国对用于渔船的玻璃钢原材料以及玻璃钢渔船船型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玻璃钢渔船的有效推广。
姚立民表示,缺乏设计技术、建造技术专业人才等是阻碍我国玻璃钢渔船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了解,在设计人才方面,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还未开设相关专业,玻璃钢渔船设计、建造和检验的综合型人才稀缺。国内为数不多的玻璃钢渔船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大都是钢质船舶设计与建造出身,所设计的船型大多模仿钢质渔船。在建造技术人才方面,玻璃钢渔船手糊技工相当缺乏,这直接导致产品糊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更谈不上精益求精。
在标准和规范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02)》以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渔船建造规范》(2008版),但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玻璃钢渔船产业发展的需求。已正式发布的13项玻璃钢渔船设计标准中,除《SC/T 8117-201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渔船木制阴模制作》为2010年修订外,其余12项均为2001~2004年制定的水产行业标准,标龄已达10多年,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船体成型、舾装件安装、材料工艺检验方面,大多是玻璃钢渔船建造企业结合生产经验和操作程序制定的单项标准,而大量工艺技术标准处于空缺状态。
此外,尽管我国在促进玻璃钢渔船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依然缺乏具体的推动措施,且对玻璃钢渔船产业化的技术研究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渔业发达国家在推广玻璃钢渔船时给予的政策支持相比,差距巨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玻璃钢渔船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大投入,夯实基础,狠抓质量,建立健全玻璃钢渔船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玻璃钢渔船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目前玻璃钢渔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努力探寻解决之道”。姚立民表示,长期以来,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以推动渔业装备技术进步、提升渔业装备发展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己任,近年来,在组织编写玻璃钢渔船培训教材、制定相关玻璃钢渔船技术标准、开展糊职工技能鉴定、推广玻璃钢标准化船型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工作,目的是夯实玻璃钢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
钱忠敏也表示,要想快速推进我国玻璃钢渔船产业的发展,还需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采取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思路,加大技术投入,对一些重点问题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建立健全玻璃钢渔船技术创新体系。他认为,目前我国玻璃钢渔船产业发展的根基并不牢靠,一些省份甚至还存在着“沙滩造船”的情况,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如果这种现象蔓延下去,势必影响玻璃钢渔船产业的健康发展。
钱忠敏认为,我国玻璃钢渔船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以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发展。目前,在打造品牌方面,部分骨干企业已经走在前列。一些中小型玻璃钢渔船企业也应树立品牌意识,通过提高技术、强化管理等方式,牢牢把握产品质量关。当然,完善玻璃钢渔船建造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也十分重要,这能够从制度上保证玻璃钢渔船的建造质量,提高玻璃钢渔船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
钱忠敏强调说,为迎接我国玻璃钢渔船行业新一轮发展高峰,下一步,针对玻璃钢渔船企业和树脂企业,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将实行行业白名单制度,更好地规范市场行为,使玻璃钢渔船产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Copyright 2002-2015 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1015号